2月1日起,《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。今后,禁止在T形路口正对直线路段的建筑物上采用玻璃幕墙;禁止“住宅、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、中小学校教学楼、托儿所、幼儿园、养老院”的“二层以上”建筑物上采用玻璃幕墙。但是,目前全市共有玻璃幕墙建筑4210栋,其中既有玻璃幕墙建筑3655栋、在建玻璃幕墙建筑555栋,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。本市第一幢玻璃幕墙高层建筑上海联谊大厦建于1985年,部分既有建筑玻璃幕墙已进入老化阶段,有的出现了五金构件锈蚀变形、密封条老化龟裂、受力构件松动,甚至发生幕墙玻璃自爆坠落等情况。如何管理好这些幕墙玻璃,防止它们成为“高空杀手”,上实大厦、上海环球金融中心、海上海物业项目经理,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。
指甲大碎玻璃不放过
钢化玻璃自爆是由于玻璃体内硫化镍杂质膨胀而造成的,特别是在刚安装的2-3年内,必须经过极端气温的考验,才能逐渐趋于稳定。其实,钢化玻璃自爆的情况,近二十年来在上海每年都有发生。钢化玻璃有三年“危险期”,在三年内自爆的玻璃只要在千分之二以下,就是正常的。这类玻璃自爆概率,目前在玻璃制造行业内属正常范围。
上海实业大厦在1998年夏季也发生过玻璃幕墙自爆的事情。一块指甲大小的碎玻璃引起了注意,于是用望远镜查看,发现在28层有一块玻璃幕墙略显白色状。立即赶到该楼层室内果然发现玻璃爆裂,“钢化玻璃自爆是碎成网状的,初期不会大面积地落下来,及时发现就能避免事故发生。 ”
定期检查玻璃送检
虽然玻璃幕墙自爆事件目前是在所难免的,但只要做到定期检查,还是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。如果新安装的幕墙玻璃在极端气温的季节中,每天自查一次,还是能起到防范作用的。我们这栋楼的玻璃在经过危险期以后,就再未发生玻璃自爆事件了。现在,上海实业大厦每年4月都会进行 “防台防讯”的预防工作,对大厦的每块幕墙玻璃进行检查,大厦的幕墙玻璃有12种规格,虽然不能保证随时有配件,但我们可以做到配一补二。
为了科学、系统地诊断幕墙玻璃、硅胶等的老化程度,上海实业大厦去年初夏分别在高,低区域及东、南、西、北方向拆卸了4块幕墙玻璃,专门送到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进行玻璃、硅胶等的老化检测。去年8月中旬获得的检测结果显示,送检的玻璃都没有问题,低区的硅胶已呈现老化。对此,上海实业大厦表示会逐步更换老化的硅胶。
拥有5.8万余块玻璃幕墙,开业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玻璃自爆事件,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平顶式大楼—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保持的“神话”。对此,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物业总经理认为大楼本身设计考虑周全、清洗维护频率高是环球金融中心玻璃幕墙的 “双保险”。
去年,上海陆续发生了几起高空玻璃幕墙自爆或坠落事件,这让行走在玻璃幕墙下的行人们不禁有些担心。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的自爆率确实比一般的居民楼高。发生自爆的一般都是大面积的单块玻璃,其次是高层比较容易发生,因为风对高楼会产生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的推力,如果用仪器检测可能会达到0.1到0.2的摆幅,这个摆幅容易让玻璃变形,导致其自爆。
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建设时已经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,除了使用半钢化加隔胶的复合式玻璃外,它还有一个秘密武器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90层安装了2台用来抑制建筑物由于强风引起摇晃的风阻尼器,各重150吨,这也是中国大陆首座使用风阻尼器装置的超高层建筑。该装置通过使用传感器,能够探测强风时建筑物的摇晃程度,然后通过电脑计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,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。
相关玻璃幕墙事件
玻璃幕墙事故回放
2010年7月20日,陆家嘴上海国金中心大厦玻璃幕墙从45楼高空坠落。
2010年10月22日,南京西路恒隆广场55层一块幕墙玻璃碎裂。
2011年5月18日,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大厦46层,工人在更换一块已爆裂的玻璃时,玻璃不慎坠落,约有50辆车被砸坏。
2011年7月14日、7月18日,虹桥枢纽铁路虹桥站 (刚刚建成一年多)西1出入口玻璃幕墙两次爆裂。
2011年7月26日,中山北路、曹杨路路口长城大厦29楼玻璃幕墙爆裂。
2011年7月27日,龙华东路858号海外滩商务楼(楼盘竣工不到2年)19层玻璃幕墙爆裂。
所幸上述“玻璃雨”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